现在的房子不只只不过用来遮风挡雨的,不少购房者买房时还期望房子能居住得舒适。在挑选房子的过程中,除去地段、配套、户型外,楼盘绿化率开始遭到广大购房者的看重,并成为衡量小区品质的要紧标准。那样什么是绿化率?绿化率与绿地率有什么区别是什么?绿化率对居住的影响有什么?
什么是绿化率?
购房者在看房时,会在开发商的宣传资料中会看到“绿化率”一词,其实绿化率并非一个很准确、规范的用词,国家有关园林绿化用语根本就没这个用语,准确的只有“绿地率”和“绿化覆盖率”两种说法。
在房产开发过程中,政府有关部门在刚开始项目规划需要也是“绿地率”这一指标。
绿地率=(绿地面积/用地面积)×100%。
绿化覆盖率=(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/用地面积)×100%
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有什么区别是什么?
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个不同定义有什么区别主如果对“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”的不同理解上。
在计算绿地率时,对绿地的需要很严格,并非所有长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绿地率。绿地率所指的“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”,主要包含公共绿地、宅旁绿地等。
其中,公共绿地,又包含居住区公园、小游园、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、带状化公共绿地。
而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,在设计计算时也需要距建筑外墙1.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,不能计入绿化用地。
除此之外,还有几种状况也不可以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,如地下车库、化粪池。这类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米的深度,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,成活率较低,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可以计入“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”中;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,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,也算正式绿地。
相比绿地率,绿化率则宽松的多。绿化覆盖率计算的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,譬如一棵树的影子非常大,但它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小的,所以与绿地率具体技术标准是不相同的。
像地下车库如此大面积的底下设施,它的地表虽然种不了树,但可以种草;像距建筑外墙 1.5 米如此的范围,虽然不算正式绿地,但若能种一些草,总比地板砖铺砌更吸引人……在小区规划设计中,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的绿地,简单地说,就是有块草皮便可以计入,如树的影子、露天停车点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,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%以上。
在开发商销售楼盘的时候,开发商当然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的定义,甚至是在售楼书上印制出“绿化率”一词,对于这种不准确、不规范的用词,购房人应该注意区别。